第一讲

  1. “两个大局”和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分别是什么?

    ==两个大局==:

    • 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
    • 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主要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 “两个结合”和“两个确立”分别是什么?

    两个结合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两个确立 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3. 新时代面临的三大时代课题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1
    2
    3
    4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的是方向性质问题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讲的是目标路径问题
    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讲的是力量保证问题
  4. “十个明确”包含哪些内容?

    image-20230330141840829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5. “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包含哪些内容?

    image-20230330141932409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旗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崭新境界,展现了强大的真理力量,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说服力。续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 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有效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和政治智慧
    •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智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民深化改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7. “十三个方面”的成就有哪些?

    image-20230330142248725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

    image-20230330142413519

    人民至上:人民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动力,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一切…,全心全意..,人民为中心

    自信自立:XXX中国成就,要四个自信,不照搬照抄,国情,

    守正创新: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坚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问题导向:今天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给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

    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的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的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系统观念: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进改革发展、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主次矛盾,主次方面。

    胸怀天下: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

第二讲

  1.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什么?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1921—1949: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949—1978: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

    1978—2012: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2012—: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中国梦的本质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百年奋斗的主题 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 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中华民族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

  3. “四个自信”是哪些内容?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

  4.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是什么?

    第一步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步 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5. 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或基本特征是什么?

    image-20230330143150266

  6.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什么?

    image-20230330143223234
  7.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的重大原则是什么?

    image-20230330143259554
  • 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
  • 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 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 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 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第三讲

  1. 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

    image-20230406084915368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者.中国共产党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建了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重要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根本保障

    自身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主要来源

  2. 党的领导体现在哪些方面?

    image-20230601144831503

    这个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国家政治体系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国家治理各方面具体的体制机制,涵盖国家机关、政党组织和各种政治主体

第四讲

  1. 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image-20230522171709707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群众路线)

    充分说明我国国体政体的人民性

    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步入新时代

  2. 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image-20230522171818196

  3. 推进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image-20230522171851879

第五讲

  1. 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image-20230522172017885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走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单项改革难奏效,脱贫攻坚,新时代新任务

    要有勇气,决心和担当

  2.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

    •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 如何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image-20230522172235037

    主动、全面、包容、共赢、公平开放

    引进来和走出去,扩内需和增外需,促开放和护安全统筹

    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第六讲

  1. 新发展理念是什么?如何完整准确全面把握新发展理念?

    image-20230522172408704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

    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尺度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 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 创新能力不够强 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 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

    积极主动 未雨绸缪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 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image-20230615152702877

    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复杂局面,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增强供给侧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灵活性,不断让新的需求催生新的供给,让新的供给创造新的需求,在相互推动中实现经济发展。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image-20230619094652053

  3.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科学内涵

    image-20230522172557511

  4.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

    有效的市场,有为的政府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用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机制,打破行业垄断、进入壁垒、地方保护,增强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和调整能力,提高企业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竞争力。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规划明确投资方向,用法治规范市场行为。

    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

    为资本设置“红绿灯”

第七讲

  1. 把握教育、科技、人才的内在逻辑

    教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坚实基础

    科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动力

    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有力支撑

    1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 如何建设教育强国?

    image-20230522172912358

  3. 怎样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image-20230522172830390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必须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这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必须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这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保障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必须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这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点任务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必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基本要求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必须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这是做好人才工作的社会条件。

    加快建设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把握战略主动,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

    加快建设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加快建设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抓好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加快建设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需要进行战略布局

第八讲

  1. 为什么说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或全过程民主是什么样的民主?

    image-20230522173142204

    过程民主体现民主的流程,成果民主体现民主的成效,二者相辅相成

    程序民主是指民主的制度安排,实质民主是指民主始终追求的价值目标,二者有机结合

    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同时包含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因素,二者相互配合

    人民民主体现人民意志,国家意志反映人民意志,二者有机统一

  2. 为什么说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好的民主?

    image-20230522173052688

  3. 如何进一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照搬照抄,中国特色

    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

    • 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 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
    • 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
    • 坚持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
    • 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

    全面发展协商民主

    • 完善协商民主体系: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协协商
    •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积极发展基层民主

    • 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
    • 完善办事公开制度
    •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
    • 加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

第九讲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道路的核心要义是?

    image-20230609091303701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完善责任落实机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分保障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充分保证法律制度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法治文化、法治意识和法学理论体系的总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

  2.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基本原则是?

    image-20230609091440135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最根本保证,必须始终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

    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民幸福,尊重和保障人权。一系列

    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不能搞“全盘西化”,不能搞“全面移植”,不能照搬照抄。就是要突出法治道路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

第十讲

  1. 为什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image-20230615154431200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文化繁荣兴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文化繁荣兴盛为支撑条件

    为人民提供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2. 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意识形态关乎旗帜、道路、国家政治安全。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image-20230620113204305

    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意识形态领域现状:形势依然复杂、挑战依然严峻,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敌对势力渗透。社会主流价值遭遇市场逐利性的挑战

    互联网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

  3. 如何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

    image-20230615154621191

第十一讲

  1. 如何理解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image-20230522171751192

    image-20230622101952143

  2. 怎样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image-20230615155250395

第十二讲

  1. 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

    image-20230615155402489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文明进程的生态趋向

    破解我国资源保障能力较弱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破解环境污染依然严重对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制约,破解我国生态系统依然脆弱对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制约

    生态环境状态与人民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不相适应,凸显生态文明建设的惠民、利民、为民价值

    生态环境恶化是当代人类面临的严重全球性问题,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

    绿水青山的诱人景象及其宜居宜业宜游特征,不仅会成为当地人民的生态福祉,而且会使游客、人才和投资者偏爱有加,成为激活土地、劳动力、资产等要素的“催化剂”。

    绿水青山在社会生产中持续“为劳动提供材料”,促进金山银山量和质的双重提升,推动社会生产力的绿色发展,而这又将回馈、绵延绿水青山的生机,保护和改善自然生产力。

  3. 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

    image-20230615160020778

中间三讲

  1.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

    五大要素就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

    五对关系就是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

  2.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要统筹推进重点领域安全?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点领域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洋安全、思想安全。

    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

    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3.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以及构建路径?

    内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国际权力观 共同利益观 可持续发展观 全球治理观

    构建路线:

    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优越。

    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第十七讲

  1. 为什么要全面从严治党?

    image-20230615160357068

  2. 如何理解全面从严治党这场伟大自我革命?

    image-20230615160537569

    政党品格: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的优势

    本质要求: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基础在全面 关键在严 要害在治

  3. 大党面临哪些独有的难题?

    image-20230615160604058